一、存在观:
万物皆由定义而存在。
世界并非由事件组成,而系由「被清晰定义嘅结构」所构成。
任何尚未被定义、无法被验证、冇被纳入逻辑秩序之内嘅事物,皆属「潜在而未成形嘅虚」。
存在 = 被定义 + 可验证。
一件事只有当佢被清楚界定、并能持续被验证时,先真正具备现实意义。
⸻
二、认知观:
认识唔系感觉真,而系验证真。
真理唔来自经验、直觉或者权威,而来自逻辑验证。
理解一个事物,唔系靠相信佢系咩,而系靠检验佢「是否如定义所述咁存在」。
每一个认知行为都包含三个阶段:
- 界定:明确对象嘅边界与规则;
- 落实:将定义转化为现实表达;
- 验证:检验现实是否忠实于定义。
唯有经过验证噶定义,先能被视为「知识」。
⸻
三、逻辑观:
逻辑系秩序嘅根。
逻辑唔只系推理工具,而系存在嘅骨架。
一个系统(无论系人、组织、社会、思想)之所以可持续存在,唔系因为佢强,而系因为佢「内部逻辑一致」。
逻辑一致性代表秩序;
逻辑偏移代表混乱;
而矛盾,代表系统自我瓦解嘅开始。
因此,最根本嘅伦理唔系善恶,而系「一致」。
违背逻辑一致性,就等于破坏现实自身。
⸻
四、方法论:
以定义驱动行动,以验证修正定义。
一切有效行动都必须有逻辑出处。
唔清楚定义而行,即为盲动;
唔进行验证而信,即为自欺。
哲学层面上,行动只系定义嘅投影。
真正有意义嘅创造,不系“做咗啲咩”,而系“定义咗一个可以被验证嘅真”。
循环结构如下:
定义(What should be true)
→ 实现(Make it real)
→ 验证(Check if it's true)
→ 修正(Refine the definition)
→ 再定义(Re-specify reality)
呢个循环系理性同现实之间嘅桥。
逻辑系船,验证系舵。
⸻
五、价值观:
清晰优于模糊,一致优于高效,可验证优于可讨论。
模糊带来幻觉,一致带来秩序。
追求逻辑一致,唔系为了形式完美,而系为了「防止系统坍塌」。
每一个脱离定义嘅决定、每一次唔经验证嘅判断,都系理性结构嘅腐蚀。
所以,真正嘅自律唔系行为约束,而系逻辑自觉。
能持续保持逻辑一致性嘅人,具备真正嘅自由。
⸻
六、存在伦理:
善者求真,智者求证。
追求真理嘅人,唔会盲信任何感受或权威;
佢会持续追问:「呢个定义正确吗?呢个结论可被验证吗?」
而「真理」本身并非永恒,而系「被持续验证而未被推翻嘅定义」。
因此,理性唔系僵化,而系不断修正。
一切成长,本质上都系「逻辑自我迭代」嘅结果。
⸻
七、终极命题:
定义创造现实,一致维持秩序,验证成就真理。
哲学层面讲,宇宙嘅每一次生成都系一次「定义行为」。
无论系思想、制度、语言、系统抑或生命,
其存续都依赖于「定义的清晰度」与「验证的持续性」。
当定义模糊,现实就失真;
当验证中断,真理就腐化。
最终嘅智慧,并唔系创造更多定义,
而系令定义、行动与验证三者,达至永恒一致。#acknowled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