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自: http://xhslink.com/a/k421tjR8lLkZ
于: 2024年11月8日12:20 加入
虎门销烟:林则徐的海水浸化法
他首先在海边精心挖掘出一个个宽敞的大池子,池底铺设了坚实的石块,以确保池体的稳固和耐用。池前巧妙地设置了涵洞,以便引流海水进入池中;池后则开通了水沟,为鸦片销毁后的清理工作做好了准备。
销毁过程中,林则徐下令将收缴的鸦片仔细割成四瓣,分批投入池中。随着鸦片碎片的落入,清澈的海水迅速将其浸泡。紧接着,石灰被大量投入池中,石灰遇水后迅速放热,产生了强烈的化学反应,使鸦片在热力和海水的共同作用下逐渐溶解。
当鸦片完全溶解后,林则徐利用潮汐的自然力量,将溶解了鸦片的海水通过涵洞引入大海。随着潮水的涌动,这些曾经危害无数生命的鸦片残渣被彻底冲刷干净,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。
道光十九年(1839年),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,负责在广东查禁鸦片。他毅然决然地展开了虎门销烟行动,通过“海水浸化法”成功销毁了近2万箱、合计200多万斤的鸦片。这一壮举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禁毒决心,也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的鸦片贸易。虎门销烟事件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,林则徐的声誉也随之水涨船高,成为备受敬仰的民族英雄。
然而,虎门销烟的壮举并未给林则徐带来长久的荣耀。英国政府为了报复,派遣军舰封锁珠江口,并扬言要进攻广州。尽管林则徐调兵遣将,严阵以待,但朝廷内部的妥协派却惊慌失措,纷纷上奏道光皇帝,要求派人前去“议和”。在妥协派的压力下,道光皇帝将林则徐革职严惩,并将其贬为四品官。
第二年夏天,林则徐被充军发配到新疆伊犁。在那里,他度过了四年的艰难岁月,饱受恶劣环境的摧残。他喂过马、扛过木料、站过岗,但从未对自己的销烟行为后悔过。
道光二十五年(1845年),陕甘地区发生大旱,民不聊生。道光皇帝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,决定重新启用林则徐来应对危机。林则徐怀着激动的报国之情,重新成为封疆大吏。然而,此时的他已经年迈体弱,再加上长期的劳累和困苦,身体状况大不如前。
道光三十年(1850年),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,前往广西镇压农民起义。他抱病从云贵出发,最终在潮州的普宁行馆病逝,享年六十六岁。一代英雄与世长辞,令人扼腕叹息。
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民族英雄和爱国情怀。
📢📢 历史总是让人感慨万千,让我们一起铭记这段历史,传承民族精神!🎉🎉
#虎门销烟# #林则徐# #海水浸化法# #鸦片销毁# #历史真相#
#小红书